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三十四章 转折(14)

淡墨青衫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书迷楼 www.shumi.la,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子最新章节!

    先扬后抑,马士英也果然用的好招法。

    适才崇祯听到各省解银,果然面色十分之好。国用艰难的苦头,他是吃的够够的,实在不想再听到“请发内帑”这四个字了。

    说起来,士大夫都是一个德性。

    宋神宗时国用不足,一群守旧的官僚开出的药方就都是请天子节省用度,其实宋神宗和崇祯都是同病相怜,哥俩都是穿着打补丁的龙袍,就差当裤子给外朝用了。

    当年就用的光光,现在是逃难南下,更是谈不上内帑这两个字。

    真的国用不足,又当如何?

    一听马士英的话,崇祯果然连脸色都变了,目视马士英,急道:“开捐纳以足国用,此事断不能缓!”

    “虽然可开捐纳,不过,缓不济急。捐纳之事,朝议通过再施行,没有几个月功夫断难见效。那时,如果与敌争战,这银子哪里够用的上!”

    马士英目视崇祯,脸上表情也是十分丰富,似乎是委屈与无奈并存的样子,他摊手苦笑,又道:“军务如此,臣实无能,请皇上治罪。”

    “瞎,现在谈什么治罪,先责为军务首辅不过两三月功夫,也罪不到你身上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天恩,臣实在惶恐!“至此时,马士英又是跪下行礼,泣道:“臣实不愿再有神京失守之事再度发生,今国朝裁撤冗余,改革兵制,定捐纳、厘金之策充实国用,诸省各营,都可当用。而皇太子殿下所练马步军四万足堪大用…只是,时间尚短,子一东虏直南而下,皇上,臣恐又复数月前神京之困的局面啊。”

    这么一个宣力大臣跪在自己面前,声泪俱下,崇祯也是不知不觉间动容。

    马士英不愧是一个权术高手,虽然在政务军务上,他只是晚明时的一个不错的人才,但比起洪承畴等人来,相差千万里计。

    不过,弄起权术来,此人却是当之无愧的好手。不然的话,也不会坦然对阵东林,一年多时间弄的江南鸡飞狗走,东林党除了开骂之外,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。

    今天的事,是其心也深,其行也渐。

    先用一些好消息钓起崇祯,然后打压,再给希望,最后自然而然的,崇祯也是从心底里觉得,此时与东虏开战,实在是有害无益之举。

    明显的么,东虏要和流贼打生打死,本朝又何必在这个时候掺这种热闹?

    老实说,马士英固然有不愿孙传庭等外臣扬名立功的隐忧和担心,更多的,倒也确实是有这种见解。

    本朝中兴难矣!

    皇上已经扑腾十七年了,结果如何?连京师都丢了,不是太子,怕是连命也丢在北京城里了。现在这个时候,安心守在江南,守住东南半壁,要是和建州破脸前大家谈好了斤两,议定了条件,合约一成,到时候自己这个军务大臣就做的有味道了。

    安享太平之福,不比担心受怕强?

    他在凤阳多年,大明军队的实力和镇将的德性,那也是见的够够的了。

    能不打仗,就不打!

    “先生所说似也有道理。”崇祯的脸上也满是疲惫之色,今天朝会,实在太久了。不过,该坚守的,他自然还会坚守,看向马士英,嘱咐道:“北使不妨派人去,略作致意迷惑东虏则可,实心议和,则万万不可。另,名义不必为北使,则以前议,赐银两与粮食,至军前犒赏蓟国公为名义为最佳。”

    这也是崇祯初到南京之初,听闻一片石大战,吴三桂引清军击败李自成后,朝野沸腾,士大夫因此而十分欢喜之后所做的决定。

    但后来皇太子极言吴三桂已经投降,然后又有多次消息传来,吴三桂确实已经剃头投降。

    不过上至崇祯,下到普通士绅都并不曾有怪罪吴三桂的意思。

    此时的吴三桂年纪尚轻,也有忠义孝顺之名,在士林和皇帝眼里的形象都不坏。想想吴三桂的处境,京师已失,后方亦无,又有李自成虎狼之师迫来,紧急之时,与清军合作,在后人看来是开关揖盗,放异族入关的汉奸行为,但在当时的士大夫来看,确是紧急之时的从权之举。

    毕竟,剿贼和降奴两者之间,士矢夫宁愿是从奴剿贼。

    朝野间有此认识,吴三桂虽然投降,敕封他为蓟国公,并赐十万石粮,一千两黄金,十万两白银,一万匹绸缎的赏赐也是早就准备好,只是并没有真往北方送而已。

    “臣要请皇上敕书皇太子,大元帅府不宜轻动,不宜擅过黄河,不宜越德州、临清界。”

    “朕知之矣。先生还要和内阁商议妥当使*的事,商议妥了,就不必再来奏朕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臣下去之后,就与内阁会商。”崇祯答应了派使之事,心头也是一松。老实说,他即位当权这十几年来,天下兵火不断。现在还有张献忠盘踞成都一带,虽有老将曾英等围剿,但效果十分不佳。

    再有李自成占据陕甘和襄阳四府,随时有沿江而下的可能,而左良玉的德性和战斗力,崇祯心里是再清楚不过了。

    要是流贼一路下来,破九江安庆太平府,兵临南京城下,难道他要再跑一次?当务之急,是要练兵,核定防区,重以文官领军,压制镇将,讲求军律军纪,这样,才能够本钱和人争斗。

    能与东虏暂且保持现在不战不和的局面,确实也是上佳的选择了。

    至于史书上他的形象受损,那也是没有办法了。北京都丢了,恐怕史书评断,自己的形象原本也好不起来。

    “二卿不必担心。”

    看到路振飞面色铁青,吴伟业心有不甘的样子,崇祯安抚道:“此不过权宜之计。皇太子每常劝朕,行事不必太拘泥成法,亦不必事事讲求舆论。北使之事,朕但求心安,有利国计,余者,不必多问矣。”“是,臣愚昧。”两个军务大臣无可奈何,也只能躬身以应了。

    倒是朱慈恨万没想到,他劝崇祯不要固执的话,此时被政敌拿来当攻汗自己的武器,想起来,当然是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“皇太子所需铁器、火药硝石之物甚多。”大事决断,马士英神色更加从容,躬身道:“今禁军亦需着用,户部尚书臣高弘图看实难两全,供应不足,请皇上裁决。”

    “先以京营禁军支用吧。”

    崇祯犹豫一下,到底还是决定先充实京营。皇太子那里,所用物资已经十分惊人。

    而且,最近这一段时间江北行营委实捞了太多银子,崇祯虽然对朱慈恨没有保留的信任,但并不代表不会不舒服。

    老子这里仍然一穷二白,兵马亦需这些军国重器,淮安那边,且等等再说也不妨。

    说完无事,君臣之间是不能太久无话的,静默了一小会儿之后,御前侍从官便朗声道:“退朝。”

    从乾清宫中出来,四大臣神色各异。

    马士英是神色悠然,眼神中隐藏不住的得意。路振飞与吴伟业则是神色黯然,自觉有负皇太子所托。

    当初朱慈恨离京,他们已经是军务大臣,而千叮咛万嘱咐,就是要把议和派使的事,一定要消弥在无形之中。

    今次可算是大败亏输,输的一点还手之力也没有。

    至于钱谦益,则是一脸的郁郁不欢。他这个军务大臣,崇祯从头到尾没瞧他一眼,和战大事,居然一言不能进,一语未发,这传出去,脸往哪儿搁?

    而出得内廷宫门,到外朝内阁附近,史可法等内阁大臣却也是听到消息,全班迎出,等马士英一至,内阁便一起揖让:“皇上请老先生主持会商,请至阁中坐。”

    以内阁的体例尊荣居然行如此之事,钱谦益看的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,如果眼神能杀人的话,在场所有人瞬间都会被熊熊烈火给烧成烤鹅。

    “不敢言主持,内阁体制尊荣,军务处不过是临时而设,学生怎么敢如此僭越!”当着钱谦益,马士英似乎更加谦逊,把自己的军务大臣的职位,说的一钱不值。

    “大事要紧,还是先请吧!”

    史可法也不愿在这等小事上多做波折,最近这一段时间,太子的事业弄的风生水起,十分得意,朝野之间,对太子的几样新政也是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有赞同的,有反对的,便是东林内部,提起捐纳监生时,也不是特别反对。

    至于厘金,东林背景不是那么雄厚的士绅商人也已经捏着鼻子认了,大宗货物又源源不断的流向北方。

    他主持内阁已经几个月,多少宗大事都和自己没有关系,颜面所关,也实在要做一件实在的事,叫人赞颂了。

    与东虏议和,就是他史可法的相业,此事做成,足可留芳千古!

    自然,他并非有投降或是依附的意思,而是自觉朝廷不可重蹈以前覆辙,流贼和东虏两路用兵,实在是愚不可及,再也不能如此了。

    当下伸手延请,马士英也是微微一笑,在内阁众人的簇拥之下,坦然步入内阁之中。